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及至2024年3月,“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热词,引起广泛关注。
面对“新质生产力”命题之下的新技术迭代、新消费需求、新发展格局,文旅产业又该如何以其为引导,向何处发力,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壹 何为新质生产力
(一)起源
“
2023年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
2023年9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全面提升三次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在2024年1月31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论述新质生产力 。
“
202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基本内涵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
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
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三)呈现特征
高科技 高效能 高质量
具体为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 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
同时,新质生产力还具数字化和绿色化两大时代特征。一方面,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都呈现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劳动者要具备驾驭数字设备、软件的技能,适应数字化的生产生活环境;生产资料中数据要素的占比不断提高,传统生产资料也需要数字化的改造;劳动对象更是需要具备数字化的功能。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绿色低碳为基本原则。这需要重点推动具有绿色功能生产力优先发展,例如低碳技术、绿色能源系统、绿色生产系统等。
#贰 新质生产力维度下的文旅产业发力点
(一)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的角度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和文旅业的发展内涵存在耦合性。
1、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也是文旅产业路上的排头兵。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旅游产品日渐丰富且呈现高技术含量的当下,旅游无形产品的质量通常是在有形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服务劳动来创造,因此,旅游劳动者的质量和素养是构成优质服务的先决条件,是文旅产业路上的排头兵。
就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方面,应将文旅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高水平研发、培训和管理旅游行业劳动者,建立与文旅产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具备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设计、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态模式的快速更新。同时,旅游市场的服务升级触发提供服务的劳动者升级,因此还要通过职业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满足文旅产业发展的各层劳动者需求。
2、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也是文旅产业的工具保障。
劳动资料即生产工具,其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更多更新更强的技术运用,能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成为了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对于文旅业高质量融合来说,劳动资料的配置及科技发展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旅游业的发展迭代和旅游需求的日益精细丰富,使盘活优势文旅固有资源成为必然,发掘资源、研究市场再到生成产品达到经济价值的转化,每一步都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融合应用,打造出更具吸引力更贴合受众需求的旅游环境。例如打造文创IP,将文化资源变为无形资产最大化文化内容的旅游经济价值,就需要信息、科技、制造等的技术支持。
3、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也是文旅产业的业态创新库。
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比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重要劳动对象,既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价值创造效应。如此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映射到旅游业上即是层出不穷的多元业态。
更广范围的旅游劳动对象的挖掘和确定即是新业态的有序发展,而变局中的新旅游,就是要在以往“旅游+”的基础上,通过旅游赋能,扩大劳动对象范围,以“+旅游”的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推进“旅游+”和“+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交通、商业、工业、航天等要素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旅游消费目的地。
(二)新质生产力典型特征的角度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旅游业也同样具备这些典型特征,作为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高科技-以创新为动力
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文旅产业是典型的创新创意驱动产业,做好新时代下的文旅创新,才能全面释放“文旅+”活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2、高效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于旅游行业而言,与先进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文旅文创产业就是未来产业,通过文化创意形成的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文旅新业态,就属于新兴产业范畴。
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顺应时代变化的新旅游模式和业态,是文旅行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3、高质量-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
供需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社会供给能力和需求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文旅行业的不断发展,也是一场供需平衡之战。
作为文旅产业的生产供给端,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是做优产品、做强营销、做好服务的关键考量因素。如何锚定消费者需求,精准捕捉行业变化,顺时顺势进行产品更新和服务迭代以平衡需求,更是在这偌大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4、绿色化时代特征是文旅发展的理念和底色
新质生产力还具有“绿色化”这一时代特征,具体以绿色低碳为基本原则。这需要重点推动具有绿色功能生产力优先发展,例如低碳技术、绿色能源系统、绿色生产系统等。这也是文旅发展的理念和底色。
良好的生态和自然资源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在发展绿色旅游期间,要注意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的统一。要在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自然修复力基础上,创新开发绿色旅游、康养旅游、森林旅游等旅游产品和业态,推出一批绿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大力引导绿色旅游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