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首届博鳌非遗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致词
博鳌非遗文旅大会组委会
秘书长 张永林 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各位来宾:
大家好!
站在这充满活力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我深感荣幸,对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2024首届博鳌非遗文旅产业发展大会这个非遗产业化服务平台的诞生、博鳌一带一路非遗文化出海行动发布会。这不仅是一个平台的启动,更是一次文化觉醒的集结号,一次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的灵魂,是祖先智慧的结晶。
非遗,是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是那些指尖跳跃的工艺,是那些节日里欢腾的舞步,是那些回荡在古老村落的悠扬歌声。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我们不可割舍的记忆。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许多非遗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机器的轰鸣声渐渐淹没了手工艺人的敲打声,数字的代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符号。我们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遥远的回忆。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我们必须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二、平台宗旨与目标
我们共同搭建的这个平台,旨在构建一个多方参与、协作共赢的生态系统。我们将汇聚政府、学术机构、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力量,共同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合作,我们可以为非遗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开放、共建共享、协同合作的非遗产业化创新发展平台,成为全球非遗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引领者。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建立平台的基本框架和运营机制,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我们的中期目标是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用户参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将平台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非遗文旅产业高地,成为全球非遗保护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三、主要活动规划
每年九月,我们将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盛大的年会,邀请全球的非遗传承人、学者、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如何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我们将举办“博鳌非遗文旅100人论坛”,发布《博鳌非遗文旅相关报告》,搭建线上线下活动协同平台系统。
每年将不定期的举行“非遗产业化项目孵化甄选行动”,本次年会发起“博鳌一带一路非遗文化出海行动”的启动仪式。旨在促进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传统文化国际间交流,为非遗文创企业、非遗匠人搭建更多的出海通道,建立稳固的市场渠道。
四、机构建设与运营
在机构建设方面,我们成立非遗产业品牌智库、非遗人才数据库、非遗产业化项目库、非遗产业化孵化中心、投融资联盟和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这些机构将负责提供政策咨询、战略咨询、金融咨询、投融资咨询、市场分析、人才发掘与培养、项目推广与合作等任务。
五、地方活动与国际平台利用策略
我们将在先进城市举办峰会或论坛,策划地方特色活动,同时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平台资源,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六、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
我们将推动非遗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开发新的业态,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增加就业岗位。我们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非遗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创新性转化
我们将运用现代科技,对非遗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档,建立非遗数据库。这不仅有助于非遗的长期保存,也为研究、展示和教育提供了便利。同时,通过AR和VR技术,我们能够创建沉浸式体验,让用户仿佛亲临其境,感受非遗的魅力。
2、可持续发展
我们推动非遗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开发与非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这包括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教育体验等。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融合,非遗不仅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还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保护性传承
我们将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我们相信,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只有确保他们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非遗的精髓才能得以代代相传。
4、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非遗产业化,我们能够发掘和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经济资产,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不仅包括文创产品的开发,也包括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广。
5、创造新业态和新消费场景
我们鼓励创新思维和跨界合作,开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新业态。这可能是一家非遗主题的餐厅,一个文化体验馆,或是一个非遗主题的酒店。同时,我们也将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如非遗市集、文化节庆、互动展览等,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6、增加就业岗位
随着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我们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包括手工艺制作、文化推广、旅游服务等领域。我们相信,这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就业,还能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七、平台技术架构
在技术架构方面,我们将开发用户友好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搭建云上非遗博览园,非遗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立非遗大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
八、风险评估与管理
我们将识别和评估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采取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九、监测评估与持续改进
我们将建立监测机制,定期监测项目进展和效果,收集用户和合作伙伴的反馈,持续优化和调整。
十、结论
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我们希望能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在此,我要感谢每一位支持和参会的嘉宾和合作伙伴。是你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让这个平台从梦想变为现实。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篇章。
最后,我想说,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时代的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谢谢大家!
2024年7月27日